首先,数据库考证是否有用呢?这因人而异。我的看法是,考证是必要的,但并不是一切。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数据库认证确实能够起到“敲门砖”的作用。许多职位要求持证上岗,某些第三方服务公司也对此有需求。在项目招投标时,往往存在类似的硬性条件,例如必须拥有 PGCM、OCP 等证书。如果没有相关证书,相当于将你拒之门外。另外,对于企业来说,这类认证可以作为评估候选人是否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参考标准。特别是在简历筛选和面试阶段,当候选人的经历没有明显亮点时,拥有数据库证书可以起到加分效果。
如果你是一位人力资源经理,面对两位同时应聘的候选人,其中一位拥有数据库大师认证而另一位缺乏此证,相信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在明确的收益面前,人们往往会选择更为确定的好处,尤其是在招聘过程中,谁有时间去识别更多的“千里马”。证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试错成本。此外,在许多大中型企业的招聘中,持有知名厂商认证通常被视为专业能力的象征。早期老牌数据库的证书含金量相当高,拥有 OCM 等证书就如同拥有了一张通行证。
对于许多刚入门的新手来说,若要从零开始学习数据库,获取认证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通过系统性的培训,可以更有效地梳理知识框架,远比零散地学习要高效得多。
在谈到培训的积极方面后,我们不妨来讨论一些消极的因素。培训考试通常持续两到三天,最多一周,时间非常有限,主要集中在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上,这显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数据库的上游支持业务,下游连接硬件,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泛,怎么可能在短短几天内就能掌握所有知识,成为所谓的“专家”呢?这显然不现实,至少我认为不可能。而在实际操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往往更加复杂,五花八门。如果没有经过实际项目锻炼的“考证达人”在遇到各种难题时,就会感到无能为力,缺乏应对之策。理论与实践无法有效结合,再好的理论如果无法落实,终究也不过是一场空谈。
此外,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培训行业的混乱和低质量问题普遍存在。一些培训机构为提高“通过率”,大批量培养所谓的“专家”,导致成绩上佳,进一步吸引资金,形成“花钱买证”的现象。还有一个现实问题是,并非所有公司都能为考证提供支持或报销,以 PostgreSQL 的中级培训为例,费用通常在 3,000到 4,000元左右,其他更高价的证书则更是费用不菲,自费参加的确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因此,我想回到我最初的结论:考证是必要的,但并不是全部。最近我和一些“大师”候选人交流,结果令人失望。因此,考证的关键在于你的态度,以及你考证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如果是为了学习和了解一门知识,那么考证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我们可以把资格认证作为基础,通过“边干边学”的方式,注重实际项目经验,进行多元化能力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提升技术竞争力的根本方法。如果只是为了拿个证,那祝你好运。
如果咨询数据库相关的问题,可以咨询赛虎学院客服。
106
天